三国演义

罗贯中

古典修真

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<br /> 滚滚长江东逝水,<br /> 浪花淘尽英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十九章

三国演义 by 罗贯中

2018-5-25 17:34

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
 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,
  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,口吐鲜血,不省人事。
  左右救回帐中。
  诸将皆来动问,
  尽皆愕然相顾曰:
  “江北百万之众,
  虎踞鲸吞。
  不争都督如此,倘曹兵一至,如之奈何?”慌忙差人申报吴侯,一面求医调治。
 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,心中忧闷,来见孔明,
  言周瑜卒病之事。
  孔明曰:
  “公以为何如?”肃曰:
  “此乃曹操之福,
  江东之祸也。
  ”孔明笑曰:
  “公瑾之病,亮亦能医。”
  肃曰:
  “诚如此,则国家万幸!”即请孔明同去看病。
  肃先入见周瑜。
  瑜以被蒙头而卧。
  肃曰:
  “都督病势若何?”周瑜曰:
  “心腹搅痛,
  时复昏迷。”
  肃曰:
  “曾服何药饵?”瑜曰:
  “心中呕逆,
  药不能下。
  ”肃曰:
  “适来去望孔明,言能医都督之病。
  现在帐外,烦来医治,何如?”瑜命请入,教左右扶起,坐于床上。
  孔明曰:
  “连日不晤君颜,
  何期贵体不安!”瑜曰:
  “人有旦夕祸福,
  岂能自保?”孔明笑曰:
  “天有不测风云
  人又岂能料乎?”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。
  孔明曰:
  “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?”瑜曰:
  “然,”孔明曰:
  “必须用凉药以解之。”
  瑜曰:
  “已服凉药,全然无效。”
  孔明曰:
  “须先理其气;气若顺,则呼吸之间,
  自然痊可。”
  瑜料孔明必知其意,
  乃以言挑之曰:
  “欲得顺气,
  当服何药?”孔明笑曰:
  “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。”
  瑜曰:
  “愿先生赐教。”
  孔明索纸笔,屏退左右,
  密书十六字曰:
  “欲破曹公,
  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”
  写毕,
  递与周瑜曰:
  “此都督病源也。”
  瑜见了大惊,
  暗思:
  “孔明真神人也!早已知我心事!只索以实情告之。”
  乃笑曰:
  “先生已知我病源,将用何药治之?事在危急,望即赐教。
  ”孔明曰:
  “亮虽不才,曾遇异人,传授奇门遁甲天书,
  可以呼风唤雨。
  都督若要东南风时,可于南屏山建一台,
  名曰七星坛:
  高九尺,
  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,手执旗幡围绕。
  亮于台上作法,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,助都督用兵,何如?”瑜曰:
  “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,
  大事可成矣。
  只是事在目前,不可迟缓。
  ”孔明曰:
  “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,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,如何?”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。
  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,往南屏山筑坛;拨一百二十人,执旗守坛听候使令。
  孔明辞别出帐,与鲁肃上马,来南屏山相度地势,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。
  方圆二十四丈,每一层高三尺,共是九尺。
  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:
  东方七面青旗,按角、亢、氏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布苍龙之形;北方七面皂旗按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,作玄武之势;西方七面白旗按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觜、参,踞白虎之威;南方七面红旗按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,成朱雀之状。
  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,按六十四卦,分八位而立。
  上一层用四人,各人戴束发冠,穿皂罗袍,凤衣博带,朱履方裾。
  前左立一人,手执长竿,竿尖上用鸡羽为葆。
  以招风信;前右立一人,手执长竿,竿上系七星号带,以表风色;后左立一人捧宝剑;后右立一人,捧香炉。
  坛下二十四人,各持旌旗、宝盖、大戟、长戈、黄钺、白旄、朱幡、皂纛,环绕四面。
 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,沐浴斋戒,
  身披道衣跣足散发,来到坛前。
  分付鲁肃曰:
  “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。
  倘亮所祈无应,不可有怪。”
  鲁肃别去。
  孔明嘱付守坛将士:
  “不许擅离方位。
  不许交头接耳。
  不许失口乱言。
  不许失惊打怪。
  如违令者斩!”众皆领命。
  孔明缓步登坛,观瞻方位已定,焚香于炉,注水于盂,仰天暗祝。
  下坛入帐中少歇,令军士更替吃饭。
  孔明一日上坛三次,下坛三次。
  却并不见有东南风。
  且说周瑜请程普、鲁肃一班军官,在帐中伺候,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;一面关报孙权接应。
  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,船头密布大钉;船内装载芦苇干柴,灌以鱼油上铺硫黄、焰硝引火之物,各用青布油单遮盖;船头上插青龙牙旗,船尾各系走舸:
  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。
  甘宁、阚泽窝盘蔡和、蔡中在水寨中,每日饮酒,不放一卒登岸;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:
  只等帐上号令下来。
  周瑜正在帐中坐议,
  探子来报:
  “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,
  只等都督好音。”
  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:
  “俱各收拾船只、军器、帆橹等物。
  号令一出,时刻休违。
  倘有违误,即按军法。”
  众兵将得令,一个个磨拳擦掌,准备厮杀。
  是日,看看近夜,天色清明,微风不动。
  瑜谓鲁肃曰:
  “孔明之言谬矣。
  隆冬之时,
  怎得东南风乎?”肃曰:
  “吾料孔明必不谬谈。”
  将近三更时分,忽听风声响,旗幡转动。
  瑜出帐看时,旗脚竟飘西北。
  霎时间东南风大起,
  瑜骇然曰:
  “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、鬼神不测之术!若留此人,乃东吴祸根也。
  及早杀却,免生他日之忧。
  ”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、徐盛二将:
  “各带一百人。
  徐盛从江内去,丁奉从旱路去,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,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,将首级来请功。”
  二将领命。
  徐盛下船,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;丁奉上马,
  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:
  往南屏山来。
  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。
  后人有诗曰:
  “七星坛上卧龙登,一夜东风江水腾。
  不是孔明施妙计,周郎安得逞才能?”
  丁奉马军先到,
  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。
  丁奉下马提剑上坛,不见孔明,慌问守坛将士。
  答曰:
  “恰才下坛去了。”
  丁奉忙下坛寻时,徐盛船已到。
  二人聚于江边。
  小卒报曰:
  “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。
  适间却见孔明披发下船,那船望上水去了。”
  丁奉、徐盛便分水陆两路追袭。
  徐盛教拽起满帆,抢风而使。
  遥望前船不远,
  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:
  “军师休去!都督有请!”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:
  “上覆都督:
  好好用兵;诸葛亮暂回夏口,
  异日再容相见。
  ”徐盛曰:
  “请暂少住,有紧话说。”
  孔明曰:
  “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,必来加害,
  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。
  将军不必追赶。”
  徐盛见前船无篷,只顾赶来。
  看看至近,赵云拈弓搭箭,
  立于船尾大叫曰:
  “吾乃常山赵子龙也!奉令特来接军师。
  你如何来追赶?本待一箭射死你来,显得两家失了和气。
  教你知我手段!”言讫,箭到处,射断徐盛船上篷索。
  那篷堕落下水,其船便横。
  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,乘顺风而去。
  其船如飞,追之不及。
  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,
  言曰:
  “诸葛亮神机妙算,
  人不可及。
  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,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?吾等只索回报便了。”
  于是二人回见周瑜,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。
  周瑜大惊曰:
  “此人如此多谋,
  使我晓夜不安矣!”鲁肃曰:
  “且待破曹之后,
  却再图之。”
  瑜从其言,唤集诸将听令。
  先教甘宁:
  “带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,
  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,正当曹操屯粮之所,深入军中举火为号。
  只留下蔡和一人在帐下,我有用处。”
  第二唤太史慈分付:
  “你可领三千兵,
  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淝接应之兵,就逼曹兵,放火为号;只看红旗便是吴侯接应兵到。”
  这两队兵最远,先发。
  第三唤吕蒙领三千兵去乌林接应甘宁,焚烧曹操寨栅,第四唤凌统领三千兵直截彝陵界首,只看乌林火起,以兵应之。
  第五唤董袭领三千兵,直取汉阳,从汉川杀奔曹操案中。
  看白旗接应。
  第六唤潘璋领三千兵,尽打白旗,往汉阳接应董袭。
  六队船只各自分路去了。
  却令黄盖安排火船,使小卒驰书约曹操,今夜来降。
  一面拨战船四只,随于黄盖船后接应。
  第一队领兵军官韩当,第二队领兵军官周泰,
  第三队领兵军官蒋钦
  第四队领兵军官陈武:
  四队各引战船三百只,
  前面各摆列火船二十只。
  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,徐盛、丁奉为左右护卫,只留鲁肃共阚泽及众谋士守寨。
  程普见周瑜调军有法,甚相敬服。
  却说孙权差使命持兵符至,说已差陆逊为先锋,直抵蕲、黄地面进兵吴侯自为后应。
  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,南屏山举号旗。
  各各准备停当,只等黄昏举动。
  话分两头。
 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,忽见一队船到,乃是公子刘琦自来探听消息。
  玄德请上敌楼坐定,
  说:
  “东南风起多时,
  子龙去接孔明至今不见到,吾心甚忧。
  ”小校遥指樊口港上:
  “一帆风送扁舟来到,
  必军师也。”
  玄德与刘琦下楼迎接。
  须臾船到,孔明、子龙登岸。
  玄德大喜。
  问候毕,
  孔明曰:
  “且无暇告诉别事。
  前者所约军马战船,
  皆已办否?”玄德曰:
  “收拾久矣,
  只候军师调用。”
  孔明便与玄德、刘琦升帐坐定,
  谓赵云曰:
  “子龙可带三千军马,
  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。
  今夜四更已后,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。
  等他军马过,就半中间放起火来。
  虽然不杀他尽绝,也杀一半。”
  云曰:
  “乌林有两条路:
  一条通南郡,
  一条取荆州。
  不知向那条路来?”孔明曰:
  “南郡势迫,
  曹操不敢往;必来荆州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。”
  云领计去了。
  又唤张飞曰:
  “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,截断彝陵这条路,
  去葫芦谷口埋伏。
  曹操不敢走南彝陵,必望北彝陵去。
  来日雨过,必然来埋锅造饭。
  只看烟起,便就山边放起火来。
  虽然不捉得曹操,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。”
  飞领计去了。
  又唤糜竺、糜芳、刘封三人各驾船只,绕江剿擒败军,夺取器械。
  三人领计去了。
  孔明起身,
  谓公子刘琦曰:
  “武昌一望之地。
  最为紧要。
  公子便请回,率领所部之兵,陈于岸口。
  操一败必有逃来者,就而擒之,却不可轻离城郭。”
  刘琦便辞玄德、孔明去了。
  孔明谓玄德曰:
  “主公可于樊口屯兵,凭高而望,
  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。”
  时云长在侧,孔明全然不睬。
  云长忍耐不住,
  乃高声曰:
  “关某自随兄长征战,
  许多年来未尝落后。
  今日逢大敌,军师却不委用,
  此是何意?”孔明笑曰:
  “云长勿怪!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,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。
  ”云长曰:
  “有何违碍?愿即见谕。”
  孔明曰:
  “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,足下当有以报之。
  今日操兵败,必走华容道;若令足下去时,必然放他过去。
  因此不敢教去。
  ”云长曰:
  “军师好心多!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,
  某已斩颜良诛文丑,解白马之围,报过他了。
  今日撞见,
  岂肯放过!”孔明曰:
  “倘若放了时,
  却如何?”云长曰:
  “愿依军法!”孔明曰:
  “如此
  立下文书。”
  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
  云长曰:
  “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,
  如何?”孔明曰:
  “我亦与你军令状。
  云长大喜。
  孔明曰:
  “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,
  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,引曹操来。
  ”云长曰:
  “曹操望见烟,知有埋伏,
  如何肯来?”孔明笑曰:
  “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?操虽能用兵,
  只此可以瞒过他也。
  他见烟起,将谓虚张声势,必然投这条路来。
  将军休得容情。”
  云长领了将令,引关平、周仓并五百校刀手,
  投华容道埋伏去了。
  玄德曰:
  “吾弟义气深重,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,
  只恐端的放了。
  ”孔明曰:
  “亮夜观乾象,操贼未合身亡。
  留这人情,教云长做了,亦是美事。”
  玄德曰:
  “先生神算,世所罕及!”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,看周瑜用兵留孙乾、简雍守城。
  却说曹操在大寨中,与众将商议,只等黄盖消息。
  当日东南风起甚紧。
  程昱入告曹操曰:
  “今日东南风起,宜预提防。”
  操笑曰:
  “冬至一阳生,来复之时,安得无东南风?何足为怪!”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,说有黄盖密书。
  操急唤入。
  其人呈上书。
  书中诉说:
  “周瑜关防得紧,因此无计脱身。
  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,周瑜差盖巡哨,已有方便。
  好歹杀江东名将,献首来降。
  只在今晚二更,船上插青龙牙旗者,即粮船也。”
  操大喜,遂与众将来水寨中大船上,观望黄盖船到。
  且说江东,天色向晚,周瑜唤出蔡和,令军士缚倒。
  和叫:
  “无罪!”瑜曰:
  “汝是何等人,
  敢来诈降!吾今缺少福物祭旗愿借你首级。”
  和抵赖不过,
  大叫曰:
  “汝家阚泽、甘宁亦曾与谋!”瑜曰:
  “此乃吾之所使也。”
  蔡和悔之无及。
  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,奠酒烧纸,一刀斩了蔡和,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。
  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,独披掩心,手提利刃,
  旗上大书“先锋黄盖”。
  盖乘一天顺风,望赤壁进发。
  是时东风大作,波浪汹涌。
  操在中军遥望隔江,看看月上,照耀江水,如万道金蛇,翻波戏浪。
  操迎风大笑,自以为得志。
  忽一军指说:
  “江南隐隐一簇帆幔,使风而来。”
  操凭高望之。
  报称:
  “皆插青龙牙旗。
  内中有大旗,上书先锋黄盖名字。”
  操笑曰:
  “公覆来降,此天助我也!”来船渐近。
  程昱观望良久,
  谓操曰:
  “来船必诈。
  且休教近寨。
  ”操曰:
  “何以知之!”程昱曰:
  “粮在船中,
  船必稳重;今观来船轻而且浮。
  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,倘有诈谋,何以当之?”操省悟,便问:
  “谁去止之?”文聘曰:
  “某在水上颇熟
  愿请一往。”
  言毕,跳下小船,用手一指,十数只巡船,
  随文聘船出。
  聘立于船头,
  大叫:
  “丞相钧旨:
  南船且休近寨,
  就江心抛住。
  ”众军齐喝:
  “快下了篷!”言未绝,弓弦响处,
  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。
  船上大乱,各自奔回。
 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。
  黄盖用刀一招,前船一齐发火。
  火趁风威,风助火势,船如箭发,烟焰涨天。
  二十只火船,撞入水寨,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;又被铁环锁住,无处逃避。
  隔江炮响,四下火船齐到,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红漫天彻地。
 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,几处烟火。
  黄盖跳在小船上,背后数人驾舟,冒烟突火,
  来寻曹操。
  操见势急,方欲跳上岸,忽张辽驾一小脚船,
  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,已自着了。
  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,飞奔岸口。
  黄盖望见穿绛红袍者下船,料是曹操,乃催船速进,手提利刃高声大叫:
  “曹贼休走!黄盖在此!”操叫苦连声。
  张辽拈弓搭箭,觑着黄盖较近,一箭射去。
  此时风声正大,黄盖在火光中,那里听得弓弦响?”正中肩窝,翻身落水。
  正是:
  火厄盛时遭水厄,棒疮愈后患金疮。
  未知黄盖性命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